对党忠诚 · 服务人民 · 执法公正 · 纪律严明

CAMPUS DYNAMIC

思政教学

首页  >  思政教育  >  思政教学
分享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探析

日期: 2011-03-24 发布者: admin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Schein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提出以后,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逐步成为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热点。国内的学者也在近几年对此领域也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得出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学界对“心理契约”的研究主要都是集中在企业管理领域,而很少涉及到高校教学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领域。鉴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心理契约理论的视角,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心理契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契合

心理契约首先是针对企业与企业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而提出的。1960Schein在《组织心理学》中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员工与企业的相互关系中,除正式的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实际上,这种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不仅存在于企业中,同样它也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组织管理过程中。“师生”之间舍弃“雇”与“主”式的意味,双方之间也存在着一系列彼此期待的主观信念,它构成了教师与学生关系双方相互期望的集合即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各自的心理契约。如:学生期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知识渊博、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生动而赋有感染力的教学能力等等。与此同时,教师期望学生学习认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等等。就本质而言,上述期望是师生双方主观的、内隐的、非正式的和不确定的心理需求,而正是这种隐含而微妙的相互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并直接地表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

当教师和学生双方关心并重视彼此的心理期望,最大限度地推动彼此心理契约得到满足时,心理契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的正向功能就能够正常发挥出来。

首先,它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相对于制度等刚性约束而言,心理契约是以许诺、信任和激励为基础的一种软性约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师生间心理契约一旦建立,教师为履行学生对自身的心理期望,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教学水平;学生则相应地也会从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等方面配合教师,从而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其次,有利于开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新局面。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对象是一个有知识,有主见、富有批判精神、善于独立思考的群体。他们关注现实社会生活,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反对思想的灌输与被动的接受,期待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教学能对理论与现实问题释疑解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能提供给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构成了学生心理契约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重视并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期望则必须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动态,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针对性;改变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启发性。

最后,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承担着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独特任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并将外在的思想政治观点转化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为时,才能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收到了实效。心理契约理论注重人的心理状态,尊重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能促使受教育者主动地调动自己的接受机制去参与课堂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并达到对理论的信仰和遵行。

二、心理契约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现状分析

但是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来看,教师们往往习惯于站在己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在突出和强调自身对学生的心理期望得到满足的同时较少主动了解并关心学生的心理期望,更不用说通过自身教学行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来满足学生的心理期望。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综合素质,个性魅力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教学效果。但是,目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师德修养不高, 言行不一, 缺乏个性魅力,不能用高尚的情操、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完美的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有的教学观念陈旧,把政治理论课简单地理解为向学生进行理论的宣传、意识形态的灌输,对社会生活、学生思想实际的最新变化缺乏敏锐的洞察力,缺乏驾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了空对空,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缺乏实际的指导作用。

第二,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教学组织与管理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参与的积极性、可接受程度。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 教学完全是“灌输”式的教育, 学生也只是被动式地接受。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过程中经常处在被动状态, 学习兴趣、积极性、教育效果总是不甚理想。

第三,师生间交流不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最主要的就是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师生的对话与交流中,人人各抒己见,既可认同,也可争辩,共同体验着学习的快乐,享受着自我实现的满足,分享着彼此的知识、思考、见解情趣,而师生间的感情也在和谐融洽的互动中也会得到加强。 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重知识传授,而很少考虑学生的理解、倾听学生的看法、洞察学生的想法。总的来说,重教有余,重学不足;重简单灌输,轻双向交流。

第四,情感激励缺乏。心理学家指出,“情感是心理之‘车’的发动机和能源,离开了人的情感,教师讲不好课,学生学习的心理之‘车’也不能驰骋。”但是在现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情感这一“动力之车”,很多时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性化处理,缺乏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以及情感的激励和体验,教学活动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变成了逻辑清晰、系统严密的科学论证,

上面所探讨的种种问题的出现,与忽视学生心理契约不无关系。因此,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现状,以实现有效教学,重视并构建良好的师生心理契约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良好的师生间心理契约的构建

师生心理契约作为连接师生之间的心理纽带,它的构建和维护,不仅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还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良好的师生间心理契约的实现,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提升教师魅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者,他占有更强的信息和知识优势,同时教师的使命也决定了他是教学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提升个人魅力,以满足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期望。具体而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 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即必须讲理, 用逻辑的力量征服人。教师只有具有理论扎实的理论功, 善于运用强大的逻辑力量, 才能使学生感到信服, 愿意接受教师所传导的信息。( 2) 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用准确、丰富、生动的知识去撞击学生的心灵, 才能使学生愉悦接受。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我们,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 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3) 不断提高教学艺术能力。教师只要掌握了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艺术,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理、美的享受中, 实现教学目的。( 4) 不断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想情操、智慧才华、意志品质、以及他的仪表、神态、语言和举止, 无一不给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亲师情结的学生以莫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力, 而且要用强烈的震撼学生心灵的人格力量来感召学生、感染学生。

  (二)复归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教学的水平,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做到“以生为本”,复归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只有针对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密切、最现实的问题而展开,回应他们的理论诉求,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动态,从学生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觉到教师讲授的内容可亲可信。其次,教学要根植于学生生活世界。从根本上说, 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魅力产生的源头活水。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努力, 都将在抽掉人性的丰富性的同时, 也抽掉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生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与实际生活的融合、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成长的乐趣。

  (三)增进师生互动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仅是一项认知活动,也是师生间的一项对话和互动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发展势必使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从高高在上的“讲坛哲学”逐渐转变为师生双方共同探求新知的活动,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从传统的“讲者”转变为一位课堂的参与者。这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所强调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实现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与交流,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作为老师,应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和时间进行思考与探索,为学生提供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获取思想认识的心理体验、理性思考、事实判断价值, 自觉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内在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四)注重情感教学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由此可见,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做到用“情”打动学生,在“情”中体验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注重情感教学,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投入感情,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诚、关心和信任,建立了感情基础,学生才会开启心灵的闸门,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第二,教师教学要富有激情。教师无激情的讲课,必然得到学生无激情的听讲;教师无真情的表达,必然得到学生无真情的反应。教师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获得学生认同,必须以饱满、真挚的热情进行教学,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机地融进教学之中,以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引起学生共鸣。第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情感的培养与触发与一定的情境相关。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 触发学生某一方面的情感, 激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在其心灵深处形成积淀, 获得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全面而又充分的发展。

  (五)防止契约违背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师生之间的关于各自责任的各种信念和主观心理约定,一般来说,它在正常环境中是可以保持平衡的。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变动、破坏、甚至是违背,比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对学生关心不够,专业素质与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又或者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教学行为令学生感到失望,这可能包括教学内容,也可能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等诸多方面,等等。当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学生就会感到心理契约被违背。心理契约的违背所产生的后果是消极的,会导致学生的负面行为——抱怨、消极学习甚至旷课。因此,教师应当竭力避免。一旦心理契约违背的情况发生,教师应积极补救,对变化因素给予合理的解释,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理智地将问题的产生归因于双方理解上的不一致或客观原因,而不是教师故意所为。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心理契约达到新的平衡状态,重新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实现并保持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中重视师生间心理契约的存在及其影响,积极构建师生间良好的心理契约,对于提高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的成长都不失为有益的尝试。